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below and subscribe to our newsletter

高盛集團逆勢復甦:關稅通膨議題引發的經濟擔憂

Share your love

關稅通膨真的來了?華爾街與川普的財經戰火:金融巨頭逆勢報喜

你最近有沒有感覺,身邊的物價好像悄悄漲了起來?從日常用品到大宗商品,似乎都比以前貴了一些。這背後的原因,除了全球經濟環境的變動,美國的關稅政策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有趣的是,對於關稅究竟會不會引發嚴重的通膨,美國政壇與華爾街的意見卻出現了明顯的分歧。這場財經論戰,究竟在爭論什麼?而在此同時,身為金融業風向球的高盛集團,又為何能逆勢傳出好消息,甚至取消了原本的大規模裁員計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抽絲剝繭,看看這些看似複雜的財經事件,如何影響你我的荷包與未來的經濟走向。

川普與華爾街的通膨論戰:誰說的才對?

最近,美國前總統川普公開對金融巨頭高盛集團及其首席經濟學家哈哲斯(Jan Hatzius)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川普認為,高盛關稅將推升通膨的預測根本是錯誤的,甚至建議高盛執行長索羅門(David Solomon)應該撤換這位經濟學家,或是專心發展他的副業(DJ)。在川普看來,關稅非但不會造成通膨,反而是為美國國庫帶來巨額收入的有效工具。

關於關稅政策,川普的主要論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 關稅是美國國庫的收入來源,能增加政府財政。
  • 關稅不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通膨預測多為錯誤。
  • 關稅能保護美國國內產業與就業機會。

川普在記者會上發表關於經濟政策的言論。

然而,當我們把目光轉向華爾街,會發現主流的聲音與川普的論點大相徑庭。儘管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相對溫和,但多數經濟學家仍堅信,隨著之前為了規避關稅而大量進口的庫存消化完畢,實際的關稅稅率已經從原本的約3%飆升至約18%,這筆成本最終將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場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通膨論戰,正是當前經濟情勢中最引人注目的焦點之一。

以下表格整理了川普與華爾街經濟學家在關稅通膨議題上的主要分歧點:

議題 川普的觀點 華爾街經濟學家的觀點
關稅對通膨的影響 不會導致通膨,反而是收入工具。 會推升通膨,成本最終轉嫁給消費者。
關稅的轉嫁程度 認為轉嫁不顯著或不存在。 預計絕大部分成本會轉嫁給消費者。
核心通膨預期 對通膨保持樂觀或不認同高預期。 預計核心通膨將升至3%至3.5%。

一群華爾街經濟學家在會議室中分析市場數據。

關稅成本轉嫁下的通膨實況與預期

那麼,華爾街經濟學家們究竟預測了什麼?他們普遍認為,美國的核心通膨(排除波動較大的食品與能源價格)在今年底可能達到3%到3.5%的區間。這對你我來說意味著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你的購買力可能會被稀釋,同樣的錢能買到的東西變少了。

華爾街經濟學家們預估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的階段性情況如下:

moneta-markets
階段 成本轉嫁比例 對消費者的影響
目前(初期) 約22%(四分之一) 部分商品價格已略有上漲,但不明顯。
未來(預期) 約67%(三分之二) 更顯著的價格上漲壓力,購買力受損。

一名消費者在超市裡看著上漲的物價標籤。

這些經濟學家進一步解釋,目前關稅上漲的成本,只有約四分之一(22%)已經轉嫁給消費者。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預計將有高達三分之二(約67%)的成本最終會由消費者承擔。這表示,未來我們將面臨更顯著的價格上漲壓力。以下是一些主要金融機構的預測:

  • 瑞銀(UBS):預計核心通膨將升至3.5%。
  • Pantheon Macroeconomics:指出目前僅有部分關稅成本已轉嫁,未來壓力更大。
  • 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PNC銀行:也持類似的看法,認為通膨壓力會持續升高。

此外,這波漲價潮不只可能影響商品,還可能蔓延到服務業。更令人擔憂的是,物價的走高預計將抑制大家的消費支出,進而拖累全年的經濟成長。例如,摩根大通(JPMorgan)就預估,美國的國內生產毛額(GDP)可能因此減少近1%。這就像你錢包裡的錢變薄了,自然就不太敢大手大腳地花費,整體經濟的活力也就跟著下降了。

聯準會貨幣政策的兩難與走向

面對可能升溫的通膨,你可能會好奇,美國的中央銀行——聯準會(Fed)會怎麼做?通常來說,為了抑制通膨,央行會考慮升息。但目前的市場普遍預期,儘管通膨壓力升高,聯準會不太可能因此停止降息的步伐。

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目標是維持物價穩定和最大化就業。聯準會在制定貨幣政策時,通常會綜合考量多個關鍵經濟指標與目標,主要包括:

  • 物價穩定: 將通貨膨脹率維持在2%的長期目標附近,避免物價過度波動。
  • 充分就業: 促進就業市場健康發展,降低失業率,確保勞動力市場充分利用。
  • 經濟成長: 支持穩健的經濟增長,避免經濟衰退,但不過度刺激導致泡沫。
  • 金融穩定: 維護金融系統的穩定性,防止系統性風險的發生。

聯準會決策時會密切關注以下主要經濟指標:

指標類別 具體指標 影響
通膨指標 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 (PCE) 反映物價上漲壓力,是升息或降息的重要依據。
就業市場 非農就業報告、失業率、平均時薪 衡量勞動力市場健康狀況,影響貨幣政策的寬鬆程度。
經濟成長 國內生產毛額 (GDP)、零售銷售 反映整體經濟活力,判斷經濟是否需要刺激或降溫。
市場預期 通膨預期、利率期貨 市場對未來經濟和政策走向的判斷,會影響聯準會的溝通策略。

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在於聯準會在考量貨幣政策時,不僅要看物價,還要兼顧就業市場。如果就業市場惡化,失業率上升,即使通膨升溫,聯準會也可能將其視為暫時現象,進而傾向於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刺激經濟。這就像醫生在治療病人時,不能只看一個指標,而是要綜合評估病人的整體狀況。因此,聯準會的決策將是一場兩難的藝術,如何在通膨與經濟成長之間找到平衡點,將是他們面臨的最大挑戰。

高盛集團的逆勢復甦與金融業風向標

在許多企業都為經濟逆風而苦惱時,高盛集團卻傳出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決定停止年度大規模裁員計畫了!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原來是他們的投行業務(投資銀行業務),特別是在首次公開募股(IPO)與股票增發交易方面,表現遠超預期,出現了驚人的復甦。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盛在亞洲市場,特別是香港中國市場的表現異常亮眼。他們成功主導了多項明星企業的IPO案,例如:

  • 中國電動車電池巨頭寧德時代
  • 知名手搖飲品牌蜜雪冰城古茗
  • 積木玩具公司布魯可

高盛集團此次逆勢復甦,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關鍵因素:

  • 投行業務強勁反彈: 特別是IPO與股票增發交易量顯著提升,為集團帶來豐厚收益。
  • 亞洲市場表現亮眼: 在香港與中國市場成功主導多項大型IPO案,把握住區域增長機遇。
  • 資本市場築底回升: 整體資本市場可能正從低谷回升,帶動投資銀行業務活動增加。
  • 成本控制與效率提升: 儘管裁員計畫取消,但前期可能已進行了成本優化,提升了經營效率。

高盛集團的辦公大樓外觀,象徵其金融業務的穩定性。

這些成功的案例,不僅為高盛帶來了豐厚的收入,也讓他們對未來的業務前景充滿信心。高盛的復甦,不僅僅是他們一家公司的成功,更被視為整個全球金融業的「風向標」。這或許預示著,資本市場可能正從底部強勁反彈,為整個產業帶來了積極的訊號。

金融市場周期律與未來展望

高盛集團的逆勢復甦,讓我們看到了金融市場在面對挑戰時的韌性與適應力。財經界常說,金融市場有其周期律,就像潮汐漲落一樣,有高峰也有低谷。當前高盛的表現,或許正說明了資本市場正從低谷中緩步走出,迎向新的上升週期。

在科技進步與全球化趨勢的推動下,金融服務的效率不斷提升,新的商業模式也持續湧現。同時,各國政府為了穩定經濟,也可能推出支持性的政策,這些都為金融業的未來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雖然我們仍需面對關稅帶來的通膨壓力、地緣政治的緊張,以及市場的不確定性,但高盛的案例提醒我們,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環境中,市場總能找到新的成長動能,適應變化並尋求突破。這不僅對金融業,對所有產業來說,都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啟示。

總結來說,美國的關稅政策確實引發了關於通膨的激烈爭議,並可能對宏觀經濟構成壓力。然而,華爾街的預期與聯準會潛在的降息路徑,共同描繪出一個複雜但充滿變動的經濟圖景。而高盛集團的逆勢復甦,則展現了資本市場在適應變化後的強大韌性與活力。這不僅是單一金融機構的成功,更可能是全球金融業走出低谷的積極信號,預示著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環境中,市場將不斷演變並尋找新的成長動能。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為知識性說明與資訊分析,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所有投資均存在風險,請讀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務必進行獨立研究並諮詢專業財務顧問。

常見問題(FAQ)

Q:關稅真的會導致通貨膨脹嗎?

A:主流華爾街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關稅會增加進口商品的成本,這些成本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從而推升物價,導致通貨膨脹。儘管川普持不同意見,但市場預期關稅轉嫁的影響將會逐漸顯現。

Q:為什麼聯準會可能在通膨壓力下仍考慮降息?

A: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目標是維持物價穩定和最大化就業。即使通膨壓力升高,如果就業市場表現不佳或經濟成長放緩,聯準會仍可能為了支持經濟和就業而傾向於採取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將通膨視為暫時性現象。

Q:高盛集團的復甦對金融市場有何意義?

A:高盛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投資銀行,其業績被視為金融業的「風向標」。其投行業務的強勁復甦,特別是在IPO市場的突出表現,可能預示著全球資本市場正從低谷中強勁反彈,為整個金融產業帶來積極的信號和成長動能。

Împărtășește-ți dragostea
Mike Wang
Mike Wang
Articole: 458

Lasă un răspuns

Stay informed and not overwhelmed, subscribe now!